硅谷印象(1):包容其实是让弱者放心竞争
银财风投:来硅谷参加美国的DEMO 2012,一天下来最大的感受就是简单、直接。作为全美历史最悠久的创新企业展示平台,从DEMO先后走出了Adobe、Palm、Skype等明星企业,但其活动现场丝毫看不出那种躺在功劳簿上的老气横秋,这里没有大佬的心灵鸡汤,没有媒体的刻意炒作,唯一的主角就是创业者。一句话,它只关乎未来。
有几个有意思的细节倒是值得回味。
首先,视频会成为硅谷的下一个大热门吗?今天上午一共展示了10多家企业,其中大约1/3与视频有关。这既包括基于VC的传统视频技术的更新,也包括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视频的新模式。无论哪个维度,都离不开一点:社交。有人说,在代表图片产品的Instagram被Facebook巨资收购之后,视频会成为新的战场(当然,也可能是赌场)。但是,这应该不仅仅代表DEMO主办方自己的判断,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硅谷创业生态圈的一种新的趋势理解。总得有新的希望(嚼头)吧?
其次,硅谷可能真的是创业天堂,但不是人人都能创业的。今天一天近30家的展示企业,大部分团队都在30岁上下,不少团队核心成员甚至都是四、五十岁的老兵。这些老江湖不是连续创业者,就是在大公司贡献多年,基本看不到大学生(在校的或刚毕业就创业的)。这可能与美国DEMO的活动形式有关,即向企业收取一定的展示费用(国内的DEMO CHINA不向创业者收费),从而拉高了准入门槛(也可以说保证了参赛质量),但不得不说,即使年龄成熟,也不代表心态老化,看看他们的激情、产品以及独特地展示形式,就知道硅谷的DNA是什么了。观众也是如此,与其说大家是来看比赛的,不如说是来较量智慧的,台上展示的创意,就是台下观众的“思考题”。人们愿意拿自己的脑细胞为创意买单,而不是为怎么赚钱发财费神。这里基本看不到各种“混子”,大家既不想浪费别人的时间,更不愿浪费自己的时间。
再有,包容其实是让弱者放心竞争。在展示会场,认识了一位做职业社交问答的创业者,他的产品简单来说,就是Linkedin+Quora。我问他担不担心那两家公司随便增加一个功能把你干掉,这位创业者认真地说,不可能,我们很互补的,是合作伙伴。事实上,今天DEMO展示的大部分项目,如果按照中国的逻辑看,都可以问上一句:如果Google(或者Facebook)也做你会怎么办?这个问题其实DEMO参赛企业的经历早就给出答案了:微软以85亿美元收购了Skype,惠普收购了Palm,最为中国大众熟悉的是朱敏创立的网讯(WebEx),2007年初该公司被思科以32亿美元现金收购……在以往DEMO参赛企业的并购清单上,几乎涵盖了硅谷的所有巨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