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5保护套泄露:类似iPad 机身更薄(图)
Case-Mate网站上展示的iPhone 5保护套效果图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9月16日凌晨消息,据美国科技新闻网站Techcrunch报道,美国手机保护套制造企业Case-Mate的网站今天无意间放出了出售iPhone 5保护套的页面,并配有多张效果图。
图中所示的手机有点像iPad,机身边缘呈锥形,机身更薄。目前Case-Mate网站上的iPhone 5保护套出售页面已经被移除。
根据数码资讯站点BGR的报道,苹果将要求运营商在10月5日之前完成对iOS 5的审核和批准。苹果在得到批准后将会推出iOS 5操作系统的最终版,此后苹果将只能根据运营商的网络运营情况对该操作软件进行修改,而不会再做出重大的改动。这也预示着iPhone 5或将于10月中旬正式上市。
http://v.bankpop.com/xwb/images/bgimg/icon_logo.png 该贴已经同步到 财经道的微博 裁员接力赛
就在年初,凡客CEO陈年还表示今年将猛砸10亿元进行市场推广,并将全年的销售目标定为100亿元。但裁员信息传开后,一封《三问陈年》的邮件中写道,“每一个部门必须出5%的(裁员)名额,请问年初疯狂招人目的何在?”
在浦思捷看来,凡客很有可能是“去年第四季度做了较高的销售计划,当时的资本市场又好,因此在今年有一个大跃进的心态”,反映到招聘计划上,凡客的人员扩张也必然按着销售额的增长计划完成。
“下半年的经济环境使美国的风险投资一下子收紧,与此同时,投资人认为中国的电子商务虽然来势汹汹,但这种模式究竟该怎么走、能走多远,其实并不明朗。这种情况下,电子商务公司很难融到钱,要继续生存,裁员就成了绕不过的坎。”浦思捷如是表示。
在家居建材团购网站齐家网CEO邓华金的观察中,纳斯达克与中国概念股的蜜月期已经过去,VC市场如今对国内电商行业已经相当谨慎,“今年7月后没拿到投资的企业现在非常痛苦”。鉴于资本的收紧,有电商公司在眼下报出的融资价格已经低于前一轮。“到明年年初,我感觉有一批公司的风险会非常大,很可能会出现倒闭潮。”
2007年10月成立的凡客,目前已跻身中国网上B2C领域收入规模的前四位。在2008年7月前,公司创造了10个月完成三轮融资的成绩。2010年5月,凡客又完成了第四轮5000万美元的融资,去年12月,公司完成了第五轮高达1亿美元的融资。从2007至2010年,凡客的销售额近乎达到了三百倍的增长速度。
尽管成立以来便遵循着高速膨胀的逻辑,但“再这样下去,几个股东估计也不愿让凡客再做一轮Pre-IPO的融资”,一位接近凡客的人士说道,“因为股权稀释后,大家的控制力都会比较弱。为了尽快让财务报表上有利润,实现上市,收缩一下战线是很正常的”。
在互联网领域,这种“大跃进”的思维其实并不鲜见。2006至2009年间,敦煌网的增长率亦高达1771%,成为电商领域中成长最快的一家公司。今年成立的窝窝团在草创3个月时,已经发展成一个5500人规模的大盘子,并在7月获得约1.2亿元的全国销售额,跃居团购网站第二。高朋网今年上线之初,其“高薪挖人”和惊人的扩张策略更是闹得沸沸扬扬。据一位高朋的离职员工称,最疯狂的时候,每天进入公司的新员工数都超过50人。
邓华金则举了一个真实的案例:一家财大气粗的B2C公司,成立伊始便从百度招搜索的人,从淘宝招运营的人,从腾讯招产品的人,再到沃尔玛招采销体系的人。“他们认为这样一来就能建立起中国最好的电商公司,但最后发现自己的战略大框架其实都没想好,企业文化也不行”,于是短短几个月后,这家公司烧完几亿元的资金便关门大吉了。 失控和刹车
太容易复制的模式,近乎盲从的跟随者,让所有电商、团购企业疯狂地追求规模的膨胀。而当潮水退去,窝窝团、高朋网的裁员速度和气魄却几乎和当时圈地时一样,像极了2008年时的视频行业。当下的裁员潮,很容易让人联想到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那时,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从2000年的3月10日5132.52点的峰值暴跌,IT行业的市值在此后的两年内蒸发了5万亿美元。时隔11年,电子商务是否会重蹈覆辙?
对此,谢文认为,此次的网商寒冬与2000年有着本质的不同。2000年,互联网公司处于“集体无知”的阶段,各种配套设施发展极不完善;而如今,互联网行业的盈利模式比以往更加清晰,环境总体正常,只是在局部领域出现过热的现象。在这些领域,VC过度兴奋,模式大量雷同,“用一个词形容就是欲速则不达”。
在不少分析人士眼里,“凡客之前冲的太猛,现在是时候踩刹车了”。 不可否认,对于高速膨胀扩张的电子商务企业来说,最大的问题往往是内部的管理问题,因为增长太快而无暇去优化团队和管理。人员冗余便是一种典型的表象。
事实上,互联网公司内,类似凡客这样“储备人才”的做法十分常见。“大家都知道人是最重要的,但人究竟怎么用却还没想好。现金充裕的时候,许多公司会先把人抢过来,以便给竞争对手形成压力。”浦思捷称,类似腾讯、阿里这样的公司都存在这种情况。
但这种做法的弊端是,企业在大量吸收新员工时并未给他们安排具体的职能,员工常常很空闲,找不到方向,也没有产出。而公司又会觉得新人没有产生预期的效益,于是给出负面的反馈,导致恶性循环。“这样循环一段时间后,离跳槽或裁员也不远了。”
除了人员的粗放管理,过度追求规模化的增长也让企业在运营和控制方面稍显逊色。
这种现象或许可以从V+平台的供应商张欣(化名)的例子上得到印证。“我们在V+平台上的销售额并没有明显增长趋势,流量、转化都不是特别好”,张欣说道,“V+不断地要求品牌商打折,它的扣点又很高,合作伙伴变得无利可图。”换言之,平台把规模做大了,但商家却感到动力不足。
在此基础上,凡客之前海量投放广告的增长模式如今似乎也遭遇到挑战。尽管海投广告加低价策略能轻而易举地为凡客带来订单增长,但随着广告成本的节节攀升,转化率又没有太大变化,广告的ROI(投资回报率)较此前已很难做到理想的回报。Alexa数据显示,凡客眼下的用户量、页面访问量等数据几乎和半年前持平。
“它的成本铺得很高,但做广告、请代言人对销售的促进作用并不大,”张欣指出,“凡客的核心消费群是价格敏感型的,公司的产品并不会因为名人代言后就能提高单价。换言之,你每打一轮广告产品能卖的更贵一些,你就是成功的,反之就是失败的。”
如今,随着电商整体环境日益白热化,广告单价逐年走高,新进入者越发频繁,“每一个小的垂直领域的增长率都很难保证”。对凡客而言,裁员只
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背后的问题很可能是企业的发展遭遇瓶颈——譬如在规模增长、毛利水平等方面出现问题,导致成本和现金流无法满足团队的成长。
这种情况下,先知先觉的凡客提前做了减法——除了裁员外,也包括降低网盟合作佣金,比例自16%调低至10%。据悉,此举至少可以给凡客带来两千万的利润。
如果说凡客的“冒进”体现在广告投放与人员招聘上,那么高朋在中国面临的问题就更“幼稚”一些。毕竟,团购是一项基于本地化生活的服务,要求决策者对各地的消费习惯十分熟悉。在这一点上,完全由老外管理的高朋显然表现得不尽如人意。
用浦思捷的话说,高朋渴望在中国市场做到专业的程度,“但最后发现,之前想的十件事只做了两件,这两件又都失败,接下来的8件也不想做了。而公司招人的节奏是按照此前想的做十件事来招的。”
打个比方,高朋网希望网站上的产品全由自己来拍照片,这就需要请专业的摄影师,但团购产品的流转速度非常快,许多诸如餐饮类的团购并不需要网站专门去拍。在此基础上,高朋网认为在推进具体业务前,必须先把各地的架构搭好,这导致公司在收入不多的情况下,成本却急剧上升,很快入不敷出。
而在谢文看来,互联网企业的成长可以分为几个阶段,100人以下的规模是“无痛经营”,而发展到100至500人时,就会出现正规化的层级、部门的利益和沟通难题等,这时公司很容易面临管理不良的挑战。从500人到1000人,一般互联网企业要经历三五年才能过渡好;而从1000人到1万人,互联网企业可以很顺利的跨越。对年轻的团购企业来说,短期内建立庞大的架构显然是不理智的,何况,“团购企业的一大特点是在各地建分公司,相比一般的互联网公司,它们还要面临标准化与效率的难题,其中的难度更大”。 进入壁垒和资本泡沫
就在去年3月,团购网站还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出,却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内,就如樱花凋谢般谢幕。面对如此的大起大落,邓华金的解读是,“团购和电商企业近两年最大的特点就是同质化,这是此番裁员潮反映出的核心问题”。全国五千家团购网站一窝蜂地做同一件事,导致产品全线打折,人工成本和营销成本直线上升,团购的商业环境及其恶劣。
今年8月,人人网旗下的团购网站糯米网的财报显示,公司今年二季度总营收仅为110万美元,运营开支达到560万美元,净亏损达450万美元。然而和动辄几千名员工的竞争对手相比,糯米网的运营成本已属良好,截止到6月23日,公司的员工总数仅为499人。
相比起团购,已经上市的一些B2C公司同样不容乐观:当当网今年第二季度净亏损440万美元,同比增加了60%。浦思捷指出,电商的特点是传播速度快,资本又频频加仓,导致大家对市场的拼抢尤为激烈。“地面商场的拓展和选址讲究时间差,如果别人比我早半年进驻商场,我再进入就很难。但电商并非如此,各种网站的广告位是海量的,只要有资金,就有可能后来居上。”正因为此,各大B2C在产品、营销领域相互抄袭,竭力跑马圈地,先行者要树立竞争壁垒十分困难。
今年上半年,一线团购网站融资总额占行业融资规模的80%,在邓华金看来,“团购业的冬天或许是个契机”,因为只有等资本的泡沫破灭,健康的企业依旧生存下来,行业的转机才会到来。
眼下的种种迹象表明,团购网站已充分意识到粗放式竞争的弊端,正试图寻求更加精细化的发展模式。易观国际在今年2季度针对国内团购市场的数据监测报告认为,团购模式的差异化已经开始显现:拉手网(微博)试图成为综合性的团购交易平台,商品类交易的比例越来越突出;24券今年二季度在每日团购之外,增设了商城频道;而聚美优品在限时特卖的基础上,正式向B2C模式进行过渡。
在邓华金看来,差异化的一种方式是在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找准自己的位置,“电商产业链里,有做供应商的,有做软件系统的,有做物流的,有做营销和分销的,有做用户分析的,每个公司找准自己的定位和优势十分必要”。第二,如果在规模或用户体验方面做不到差异化,这样的公司最终也会被收购或倒闭。毕竟,用户的习惯会越来越统一,“没有人会同时记很多个域名”,企业要做的就是先入为主,尽可能地增强用户的黏性。
而就裁员潮本身而言,“它给电商公司提了一个醒,就是要冷静地把握发展的节奏,避免大起大落”,浦思捷表示。
在陈兆丰看来,如今的电商企业大多只是将互联网作为一个渠道的企业,其在战略、管理、商业模式上与传统企业并无多大差异。“公司首先要有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与可持续的发展战略,然后才去扩张它的业务和团队,而不是靠一个概念去圈钱,争抢份额。”他说道,对管理者而言,他们需要做的是回归到最基本的商业运筹,用战略和管理体系去支撑企业的扩张。
进一步看,“无论是哪个行业,其演变史都是相同的。”浦思捷补充道,“一个新兴行业开始发展的时候都会出现这些迹象,但最终的价值观其实很简单,你必须是一个能够长期发展的、盈利的且最好是规模化的企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