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道 发表于 2011-11-2 20:44

奇虎360回应Citron做空: 对中国互联网缺乏认知

11月2日消息,中国概念股做空机构Citron昨日发布报告,称奇虎360故意夸大公司业务,目标价实际仅有5美元。随后360作出回应,称该报告包含许多事实错误,且还存在无事实根据的猜测,源于Citron对中国互联网缺乏认知。

Citron:360目标股价5美元 移动业务零收入

Citron在报告中称,360与前不久被做空的斯凯一样,存在被严重高估问题。报告认为,360与斯凯一样故意向华尔街美化其业务,旨在赢得更高的市值。据其预计,360的股价将降至5美元,较当前股价低75%。

报告称,360是一家拥有Web 1.0品牌和业务模式,却希望(或者是号称)向移动、云计算和搜索转型的公司。然而,在这些新兴领域,他们不仅远远落后,市场份额也无从谈起。360自称是“中国领先的移动安全提供商”。事实上,它尚未从移动业务获得一分钱的收入。

报告还对360的用户规模提出质疑,称根据谷歌提供的数据显示,360在中国市场的访问量排名仅为第21位,覆盖率仅为10%。这意味着360的月活跃用户量仅为3000万至4000万,远低于3亿。

360:报告不实 Citron对中国互联网缺乏认知

随后360方面作出回应,称在多个方面进行反驳,360称,其活跃用户人数已超过3.7亿人,主要是通过网络安全产品吸引了这些用户,而这些产品主要是桌面应用。用户不一定非要登陆360.cn才能使用奇虎360的安全解决方案,因此用360.cn来对奇虎360的总用户基础作出估测是不明智的。

关于移动领域无收入的说法,360反驳称,其在2009年发布的“360手机卫士”就是一种移动安全解决方案。到目前为止,这种解决方案的活跃智能手机用户人数已超过2000万。360在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的文件中援引了多种第三方数据来源,证明这一移动安全活跃用户基础在中国市场上名利前茅。

360称,以上列举的仅是Citron报告中诸多误导性陈述的一部分,这份报告的作者并未尝试与公司高管层进行直接的沟通。奇虎360认为,这份报告的作者缺乏对中国互联网行业整体上的基本认知,尤其缺乏对奇虎360的认知。(恰克)

http://v.banx.co/xwb/images/bgimg/icon_logo.png 该贴已经同步到 财经道的微博

财经道 发表于 2011-11-2 20:44

奇虎360股价被指高估 昨日大跌10%

【TechWeb报道】11月2日消息,受中国概念股做空机构Citron报告影响,昨日奇虎360收盘跌10%,报18.12美元。

中国概念股做空机构Citron昨日发布报告,称奇虎360故意夸大公司业务,实际目标价仅5美元,比目前的交易价格区间低75%。此外报告还对奇虎360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业务模式等提出质疑,称其它尚未从移动业务获得一分钱的收入

随后360作出回应,称该报告包含许多事实错误,且还存在无事实根据的猜测,源于Citron对中国互联网缺乏认知。

昨日中概股普遍大跌,6家公司跌幅均超10%,其中亚信领跌,跌幅达22%。360昨开盘即大跌,盘中一度最低达17.32美元,收于18.12美元,较昨日收盘价20.21美元下跌10.34%。

财经道 发表于 2011-11-2 20:45

Citron做空奇虎360报告全文

中国概念股做空机构Citron今日发表报告,认为奇虎360(Nasdaq:QIHU)与斯凯(Nasdaq:MOBI)一样,均故意夸大公司业务,旨在迎合华尔街。Citron同时将奇虎360目标股价下调至5美元,较当前股价低75%。

以下为报告全文:

今年5月2日,在斯凯股价高达18美元之际,Citron发布报告,称斯凯采用的是即将被淘汰的商业模式,同时将斯凯目标股价定为3美元。当时斯凯进行了回击,并召开了新闻发布会,随后多名分析师调高了斯凯股票评级。但四个月之后,斯凯的股价如实报于3美元。Citron称,这不是因为它的报告,而是其业务模式的必然发展结果。

今日,Citron又挖掘出一家与斯凯有诸多相似之处的公司:奇虎360。我们预计,奇虎360的股价将降至5美元,较当前股价低75%。与斯凯一样,奇虎360也故意向华尔街美化其业务,旨在赢得更高的市值。在这两起事件中, Citron分析师均果断地给出结论:他们的好日子已经过去。

奇虎360的上市时机较为适宜。2011年春,中国所有的互联网股票都表现强劲,新浪股价逼近150美元,优酷超过50美元。虽然营收有限,但奇虎360却为公司未来制订了过高的标准。看过我们的报告就会发现,他们的期望不切合实际。

奇虎称,他们拥有“3亿多活跃用户”,“80%以上的渗透率”,“基于活跃用户数量是中国第三大互联网公司”。而我们的调查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奇虎21%以上的营收来自谷歌,但谷歌旗下Doubleclick ad planner数据显示,360.cn访问量在中国网站中仅排名第21位。链接如下:http://www.google.com/adplanner/static/top100countries/cn.html

现将奇虎与业务模式相类似的搜狐和凤凰新媒体进行比较:



奇虎与业务模式相类似的搜狐和凤凰新媒体进行比较

10%的网民覆盖率意味着360.cn仅拥有3000万至4000万用户,与奇虎自诩的3亿多相去甚远。

财经道 发表于 2011-11-2 20:45

Alexa的数据更糟糕,360.cn网站访问量仅排名第35位。链接:http://www.alexa.com/topsites/countries/CN



Alexa的数据更糟糕,360.cn网站访问量仅排名第35位

财经道 发表于 2011-11-2 20:45

奇虎与搜狐在估值上对比:

现将奇虎估值与搜狐进行对比。搜狐被视为奇虎的直接竞争对手,下表可以看出有,两家公司在估值方面的对比结果简直可笑。



奇虎估值与搜狐对比

与搜狐对比时,需要考虑到搜狐持有畅游67.1%的股权,价值约6亿美元至8.85亿美元。

财经道 发表于 2011-11-2 20:46



搜狐持有畅游67.1%的股权

在Doubleclick和Alexa排名中,搜狐分别排名第7和第9,而360.cn分别排名第21和第35,相差数倍。搜狐还持有搜狗65%的股权,而搜狗在Doubleclick和Alexa的排名均高于奇虎。

韩国投资公司未来资产证券(Mirae Asset Securities)分析师称:奇虎确实在发展,但速度远不及搜狗。

财经道 发表于 2011-11-2 20:46

以下为在奇虎、凤凰新媒体、搜狐和金山四家公司投资1000美元所得回报:



在奇虎、凤凰新媒体、搜狐和金山四家公司投资1000美元所得回报

也许有人要说,奇虎不仅仅提供广告服务,还有自己的安全产品。因此,我们将其与金山进行对比。

财经道 发表于 2011-11-2 20:46



Citron称,奇虎股价仅值5美元,这已经是十分慷慨的预期了

基于上述对比,我们慷慨地预计,奇虎股价仅值5美元,这已经是十分慷慨的预期了。

财经道 发表于 2011-11-2 20:46

管理层

在创立奇虎之前,周鸿祎创立了一家名为3721的公司,这是中国第一家搜索引擎。周鸿祎于2003年以1.2亿美元的价格将3721出售给了雅虎,然而3721软件却通过间谍软件的方式变得非常流行。该软件引入了弹窗,给用户带来麻烦。一些人认为,3721将间谍软件带入了中国。

由于他的“傲慢”,以及没有能力雇佣擅长英语的员工,周鸿祎被迫离开雅虎。这其中发生了一系列诉讼。2010年下半年,在中国互联网热开始之前,外界认为,由于周鸿祎的声誉不佳,而奇虎的产品可能并未摆脱间谍软件的根源,因此奇虎可能永远无法上市。根据一些我们没有见过的资料,周鸿祎的声誉非常不好,而雅虎CEO于2010年12月对西方投资者表示,“不要信任他在中国的老熟人”。

由于在诉讼方面的历史,以及业务模式面临质疑,因此如果奇虎是一家美国互联网公司,那么永远不可能上市。Citron给出的5美元股价已是非常慷慨的。根据中国许多互联网领袖,以及法庭的说法,奇虎的管理层判断力令人质疑,因此奇虎的股价应当被赋予极大的折扣。

在奇虎准备上市的过程中,其企业行为与许多为生存而努力的公司类似。奇虎的浏览器产品市场份额下降,在快速变化的中国互联网市场中已不是很重要。奇虎试图在桌面电脑中挤走竞争对手。奇虎软件的安装迫使用户卸载竞争对手的产品,一些时候会进行误导性的提示。这引发了非常丑陋的公众争议,例如公众谴责奇虎窃取并泄露用户的隐私信息,并蓄意发布恶意软件。奇虎曾与腾讯、杀毒软件竞争对手金山,以及搜索引擎的领先者百度发生纠纷。

尽管做出了大量公开解释,但奇虎在这3起纠纷中都最终失败。一起诉讼能够证明奇虎管理层的绝望。在这起诉讼中,法庭判决周鸿祎侵犯了金山软件(微博)的名誉权,要求周鸿祎赔偿损失,进行公开道歉,并收回此前的言论。

如果一家美国公司这样做,那么将永远不会被批准上市。

奇虎的“移动”业务

比失实的数据更令人不安的事情是,厚颜无耻地撒谎。奇虎在招股书和季度财报中都自诩是“中国领先的移动安全提供商”。

有人信吗?奇虎目前甚至连移动安全市场都未涉足,只是在上个月才宣称推出了移动浏览器。事实是,迄今为止移动服务未给奇虎带来一分钱收入。根据奇虎提供的最新10-Q文件,这一事实无可辩驳。

2011年6月,多达9家公司进军这一领域,但里面找不到奇虎的名字。这难道是“中国领先的初生移动设备安全市场”的现状吗?

经过我们的一番梳理,相信大家对奇虎的印象不过是一家web 1.0公司:推出过一款曾经拥有大量安装量的浏览器,但现在却试图在一个竞争激烈、瞬息万变的互联网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奇虎没有颠覆性技术,没有诸如微博这样的快速发展的产品,只有浏览器,而且功能非常简单。对于那些需要上历史课的人来说,浏览器不是业务,而只是工具。作为浏览器行业的“鼻祖”,网景现已关闭,一家非盈利机构拥有其开发的浏览器。

浏览器在美国不算是一项业务,在中国同样不是。易观国际(微博)分析师徐东(音译)说:“随着完全开放的互联网向数字世界半封闭平台的过渡,浏览器往往赚不到一分钱,厂商主要将它当作一种打造现有核心产品的工具。”

奇虎的症结就在于,它没有“核心产品”。这家公司只是在忙着推销游戏和来自其互联网流量的链接。根据第三方统计数据,我们对奇虎浏览器能否具有像他们所说的那种渗透率表示严重怀疑。

即便对于浏览器业务十分突出的公司而言,一个坏消息是竞争日趋激烈。拥有中国搜索市场75%份额的百度近期刚刚推出自有浏览器,其一大特点就是专注于互联网安全。

百度新推浏览器旨在巩固其作为搜索领域霸主的地位,这很大程度上就像谷歌开发Chrome 浏览器用以吸引和留住网民一样,其目的不是作为一个新的营收来源,而只是确保谷歌在搜索市场的地位。

结论

Citron计划在第二部分继续追踪奇虎的故事,第二部分将主要叙述与奇虎有合作关系的投资银行向公众提供的大量误导信息。同MOBI一样,我们在看到不少分析师的报告时也感到十分惊讶,它们只是打着独立分析的幌子,重说一遍管理层对未来的期望。

我们期待着他们能捍卫自己的声誉,希望他们能提供更多真实数据,而非管理层对未来的展望。同时,我们建议独立投资者应该去寻找独立数据,做出自己的判断,尤其是那些能证实奇虎真实营收状况的数据,而不是更为关注奇虎描绘的“未来计划”,尤其是从未产生任何营收的计划。(李明 维金 轩辰 新浪科技)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奇虎360回应Citron做空: 对中国互联网缺乏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