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房信大败局:4大帮争权 “中国彭博”一场梦
“做中国的彭博”,这是中房信董事长(C RIC)周忻在09年底登陆纳斯达克上市的路演酒会上,反复向客户描述的商业模式,C RIC是一只"地产科技概念股“,他说:”媒体+数据+专业,中国人看来比较陌生,其实在美国这样的商业模式是很多的,2005、2006年易居做数据库的时候就有这个概念;后来发现,C RIC“数据+媒体”的概念和彭博社有相似之处。彭博是一个标杆,所以我们上市时打出一个口号,"做中国的彭博",这就有了品牌的协同效应,海外投资者听得懂、看得懂,非常喜欢,这让很多人相信,中房信会成为一家伟大的上市公司。而4年后的今天,却传出中房信将被并购从纳斯达克退市的消息,董事长周忻本人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面临失去公司的控股权的威胁,时下:曾经“伟大”的中房信股价下跌至上市时的3成、大部分投资客对这家成本高企、盈利也不甚理想的公司都采取了沽出或者降级的态度,股价疲软的同时,第三方监测报告也指出曾经是主流地产媒体的新浪乐居访问者流量已经远落后竞争对手搜狐焦点和搜房。近日披露的新 浪Q3财报显示,新 浪(S INA.NASDAQ)第三季度应占净亏损3.363亿美元,其中2.303亿美元与对中国房产 信息集团(China Real Estate Information Corp., C RIC,下称“中 房 信”)投资非临时性贬值减计有关。
8月27日负责中房信运营的联席总裁罗军高调在微博上宣布辞职,标志着原中房信管理层在投资方的压力下不堪重负。随之而来中房信传出一系列内部的人事变动传闻,同时周忻组织旗下的两家公司易居、中房信联合举行了一系列造势活动,大力推广其房地产一体化服务方案。按照周忻的说法,易 居中国由一家传统的线下房地产经纪服务公司变身为线下和线上(“O2O”)相结合的新型房地产服务公司。致力于成为“中国第一家房地产线上线下全面解决方案的提供商”。10月28日,易 居(中国)控股有限公司(“易 居”或“公司”)宣布向中国房产信息集团(纳斯达克:C RIC)董事会发出收购其剩余股权的要约。易 居提议以1.6美元加0.6股易 居股票的固定价格收购每一股中 房 信股票。易居是拥有中 房 信54.1%股份的大股东。假如此次交易圆满成功,中 房 信将成为易 居的全资子公司,C RIC将彻底从纳斯达克退市。此消息传出,引发了媒体的高度关注。中 房 信为何要退市?为何要退出媒体市场,变成一家地产整合营销公司?
昨天周忻在接受techweb网站记者访谈的时候,透露了一些信息:易居上市的时候市值是十多亿美金,现在加上CRIC只有五亿,为什么?非常简单,因为我们所在的传统服务行业正经历着被边缘化的过程,谁被边缘化了?包括二手房、代理、广告。今年整个中国二手房市场惨淡到了极点,我不知道今年会有哪家二手房公司能赚钱。代理公司呢,员工工资在增加,代理费反而降低了,为什么?因为我们代理行业正在从原来的智力密集型加劳动密集型变成今天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广告业呢?现在不管在哪投广告,开发商都会问一个问题:来多少个电话,能带来多少人和多少成交。”
在周忻的描述中,易居和中房信的困局是整个房地产行业产业链大调整的必然,但是其主要竞争对手同为上市公司的搜狐、搜房都已经发布了3季度的财报,两家公司的财报显示,营收都达到了历史的最高点,为什么偏偏中房信选择了退市呢?这和周忻错误的判断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大势有关。2009~2010年,中国房地产市场达到了空前的高潮,消费者面临着一房难求局面,周忻旗下的代理公司易居中国,也进入了急速扩张期,不惜成本的区域扩张,不断的从竞争对手高价挖人,与一系列开发商合作成立营销公司,周忻期望打造了一个房地产营销的航空母舰,而同属周忻旗下的中房信,也成了他手中的重要营销工具,“借中房信的媒体身份进入当地地产圈子,然后获得房地产代理销售的权益”,“把中房信的受众资源变成易 居的客户资源”,“对于易居代理的竞争对手项目给予打击”,伴随着易居扩张成长的中房信,确实也从易居代理的项目拿到了更多的广告份额,在这样的局面下,中房信和易居现在的风险已经酿成了。
首先是中房信放弃了自己的媒体属性,在周忻线上线下一体化营销的进程中,中房信的记者变成了推销员,除了采访之外,他们还肩负着拉项目代理或者拉广告业务,当然,写出的稿子也大多是开发商的软性宣传,而每个地产网站标配的业主论坛,也遭到了操控。不利于易居代理言论的项目一概不能出现。于是新浪乐居平台被大部分购房者抛弃,流量一落千丈,在传统的房地产互联网三强中,乐居的流量已经与前两位拉开了非常大的距离,而流量的下降,也直接导致了乐居广告效果下降,精于营销而不了解媒体的周忻则认为是销售的产品出了问题,于是花重金打造了网上售楼处、百度乐居、中旅服、中商服等一系列公司和产品,时至今日,这些产品大多都处于亏损的状态,成了中房信的沉重负担。
其次易居和中房信的急速扩张,也给这家公司带来空前的管理成本,原媒体出身的新浪编辑、记者和地产代理出身的易居管理层从一开始就存在着比较多的沟通障碍,前中房信联席总裁罗军离职后,也在自己的微博上这样表示自己的感悟:“发自内心的尊重才是团队融合的基础,很难,但是必须做到。”在急速扩张的中房信中,“新浪帮”、“易居帮”、“搜房帮”、“代理帮”等几股势力一直在争夺企业发展的主导权,以中房信的北京分公司为例,在上市短短的4年时间里,一共换了4任总经理,先是老新浪系代管,然后是媒体出身的唐亮因为无法完成任务调岗、到罗军亲自直管北京,最后是并购北京代理公司的老总担任总经理。整体上在中房信的管理调整中,周忻日益倚重自己起家的“易居帮”,也引发了不少公司内部的不满,中房信的记者、编辑离职率一直居行业前列。
而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则是易居的股价。查看易居2011年Q2的财报可知,易居拥有现金及等价物32亿人民币,无形资产和商誉40.5亿人民币; 其中有19.8亿现金及40亿无形资产和商誉是来自子公司中房信。此外,中房信TTM净利润为0.74亿元人民币,易 居持股53.0%所获利润为1.376亿元人民币;这说明易 居自己实际经营的业务其实是亏损6300万元人民币。由于基本面营收不好,易 居的市盈率竟然高达46倍,高于行业平均标准10倍(思源3.9倍、合富辉煌4倍),如果周忻不找出新的概念被美国投资者接受, 意味着易居的估值会大幅度下滑,周忻持有的股票大幅贬值。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