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克伯格也曾莽撞:经验和年轻谁更值钱?
Facebook上市后,将会有一个又一个的新纪录相伴而来。不过,没有哪方面的新纪录会比这家公司27岁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长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的年龄更引人侧目。人力资源咨询公司光辉国际的一项分析结果显示,一旦Facebook成功上市,扎克伯格将成为全球财富1000强企业中最年轻的首席执行长。
根据人力资源公司史宾沙的研究,在2004年到2008年间,标准普尔500指数成份股中,企业领导者年龄不足40岁的只有四位。据商业研究机构世界大型企业研究会称,2010年标准普尔500企业的时任首席执行长平均年龄为52.9岁,低于2006年的54.7岁。
经验和年轻谁更值钱?
近年来,科技企业的不少年轻管理者纷纷成为企业掌门人,这其中包括谷歌公司现年38岁的首席执行长拉里·佩奇(Larry Page)。资本市场数据研究企业Dealogic的一份报告显示,去年在美国上市的42家科技和互联网公司中,8家企业的首席执行长上市当年的年龄不到40岁。这里包括“团购鼻祖”Groupon的安德鲁·梅森(Andrew Mason),Groupon上市当年他30岁。
管理学理论研究者维卫克·瓦德瓦认为,过于看重年轻的价值,这或许能够帮助解释为何近来风险投资行业内出现了大量回报不佳的投资案例。
瓦德瓦通过调研发现,那些成功企业创建人的平均年龄为39岁,其中年龄超过50岁的创始人人数是年龄不足25岁的创始人人数的两倍。他的结论是,很多时候,经验的价值要大于年轻的价值。
风险投资公司Andreessen & Horowitz的本·霍洛维茨(Ben Horowitz)于2010年在其公司网站上发了一篇文章,里面列出了相反的观点。他在文章中解释了他为何更愿意投资那些由年轻创建者管理的企业。他认为年轻人更善于发现有创意的新产品。
Facebook的董事、扎克伯格的战友詹姆斯·布雷耶(James W. Breyer)说,年龄问题越来越无足轻重了。他补充道,“能力、热情、强烈的好奇心以及极高的智商更重要些。”
扎克伯格也曾莽撞
一旦Facebook完成上市,股东们也将会开始关注扎克伯格的成熟度问题。这位掌门人在公司创建初期曾几度暴露自己的年轻莽撞。
Facebook在2006年曾推出一个将用户所有网上活动集合在一起、名为“News Feed”的产品,当用户对此产品作出负面反应后,扎克伯格在公司网站上发表了一篇博客,告诉用户要“平静下来”、“深呼吸”。这篇博客的用词让很多人感到一种居高临下的狂妄。这遭致了网友的批评。扎克伯格随后为自己的失礼道了歉。
此外,扎克伯格还试图以更明显的方式让自己成熟起来。去年4月,当美国总统奥巴马造访Facebook总部时,扎克伯格把自己标志性的阿迪达斯夹脚凉鞋换成了布鲁克斯慢跑鞋,而且还穿上西服、打起了领带。早期在硅谷时,他还曾试图让人帮他引荐那些经验丰富的CEO们,这其中包括英特尔公司的保罗·奥特里尼(Paul Otellini)和微软公司的比尔·盖茨(Bill Gates),希望从他们那里得到关于如何经营好一家企业的建议。 有关年轻人能否执掌大权的争论不只限于科技企业。2006年,当时只有30岁的迈克尔·雷格(Michael Reger)用他从朋友和家人那里筹得的300万美元与他人合伙建立了Northern Oil & Gas Inc.。他的计划是在位于北达科他州和蒙大拿州的Bakken地层中开采石油。
雷格的父亲当初强烈反对雷格的行为。在上世纪80年代初,雷格的父亲曾亲历过家族采矿权租赁生意的失败。
不过随后一年,一些心有不甘的创业者利用新技术将那里的储油层发掘了出来,导致该区域的原油产量激增。
在谈及自己的年轻时,雷格说,“这实际上是我们最大的优势之一。我们不怕把资金投入油田开发,因为我们以前从没经历过石油泡沫破灭的打击。”
来自年长者的帮助
年轻的CEO们通常需要那些更持重的管理者的帮助。
Northern Oil近来聘请了该公司第一位年逾40的员工——56岁的托马斯·斯托尔克(Thomas W. Stoelk)。斯托尔克于去年12月12日走马上任,出任该公司的首席财务长。这是他第一次为一位比他小20岁的老板工作,不过斯托尔克说,在他权衡是否接受任命时,这个因素不在他的考虑范畴内。
年轻的CEO们可能还会发现,在时势艰难时,更有经验的管理者或许会胸有成竹,而他们却只能摸索前行。2006年,当年32岁的马修·麦考利(Matthew McCauley)走马上任,成为金宝贝公司(Gymboree Corp。)成立以来最年轻的首席执行长,这时距离他加入这家零售专卖店主管物流业务还不到五年的时间。
麦考利说,他从未经历过“试错”的过程,这让他可以有更大的空间,对这家儿童服装连锁店采用与以往不同的思路。不过,这也让他在上任仅六个月后就不得不面临必须叫停一个亏损女装品牌Janeville的困境时,感到有些措手不及。
麦考利叫来了他手下的那些高级主管,向他们阐述了Janeville面临的问题,然后要求他们提供解决方案。主管们也都认为这一产品需要下线,这一决定导致109名员工失去了工作。麦考利说,“那次经历之后,我再也不希望让任何人失去工作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