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VC)也可称之为创业投资,根据全美风险投资协会(National Venture Capital Association,NVCA)的定义,VC是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具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中的一种权益资本。风险投资起源于美国,第一家风险投资公司是成立于1946年的美国研究开发公司(America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rporation)。所以风投业至今已经有将近70年的历史。自1979年美国放松监管允许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风投基金以来,风险投资迅猛发展,对于美国创业和创新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比如美国现在市值前五位的大公司中,苹果、微软和谷歌都是当年在初创阶段得到过VC的投资和扶持。很多高市值的成功上市公司,比如亚马逊、雅虎和星巴克,背后都有VC的身影。尽管2008年金融危机对全球风投产生巨大冲击,但是风投复苏的速度也是惊人的。基于Preqin公司的数据,在2014年前9个月中,全球风投基金已经对5272个项目投资了590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速达45%。至于回报率,复苏势头也很迅猛。2013年的十年回报率是7.8%,而这个数字在2010年是-4.15%。
由VC公司支持的一些初创企业实现了上市,对这些成功上市的企业进行分析,笔者在一篇发表于三大国际顶尖金融学术期刊之一的《金融研究评论》(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的论文中系统研究了VC公司对失败容忍度的提高是否会激励初创企业的创新精神的问题。但是,如何衡量VC投资者对失败的容忍度?由于失败容忍度的主观性和不易被观察到的特点,衡量它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一个解决方案就是观察VC投资者对其表现欠佳的初创企业持续进行投资的意愿。具体来说,就是看一家VC公司对其过去所有失败项目的平均投资时间。时间越长,说明容忍度越高。这种衡量的理论基础就是由于这些初创企业最终都失败了,它们在被清盘前的表现都不太理想,所以如果VC公司对失败的容忍度越高,它们就会在清盘前给创业者更多的机会,导致最终退出的时间越晚。
政治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在其经典著作中提出,技术创新在一个国家经济的长期发展和竞争优势的确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美国企业培养创新精神的最佳组织形式究竟是什么?这是一个未决的问题。根据美国哈佛大学乔希?莱尔纳(Josh Lerner)教授在其新书《创新的架构:创造性的组织经济学》(The Architecture of Innovation: The Economics of Creative Organizations)中的观点,企业风险投资基金或许是一个理想的选择。这是因为这种风险投资基金综合了传统风险投资基金和企业实验室的优势。
VC公司对初创企业分阶段注资是监督初创企业行为的一种有效手段。根据笔者一篇发表在三大国际顶尖金融学术期刊之一的《金融经济期刊》(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上的研究发现,分阶段注资主要取决于对创业者进行面对面监督和约束的难易。如果一家VC公司与创业公司远隔千山万水,自然VC投资者面对面进行监督变得非常困难,那么这家VC公司对创业公司就会用更多的分阶段注资去约束它们。这表现为阶段注资轮数将会增加,两轮投资之间的时间间隔将会缩短,同时每轮投资的资金金额将会减少。然而,VC投资者对分阶段投资的偏好与创业公司所处的社区环境并无关联。这个发现背后的理论直接而简单。如果VC公司由于地理距离的原因,无法有效监督创业公司和创业者,那么只能用分阶段注资来约束创业者和“吊他们的胃口”了。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美国著名社交网站脸谱(Facebook)在刚刚成立几个月之后就从位于美国东北角的波士顿搬到位于西南角的帕拉阿图,那是因为可以使距离它只有四个街区的VC投资者Accel Partners能够一次性多注资,以提高注资的规模效应和减少相应的契约成本。
加强对创业企业监督和约束的另一个好办法是VC联合投资(Venture Capital Syndication)。根据笔者发表在国际知名金融学术期刊《金融评论》(Review of Finance)上的研究,VC联合投资能从两个维度为这些创业公司创造价值。首先,VC联合投资能创造产品市场价值。具体而言,数家风投公司联合进行投资,能对处在幼年阶段的创业公司、处在融资早期阶段的公司,以及高速发展阶段的公司投入大笔资金。进一步地说,VC联合投资能培育处在不同阶段的公司的创新能力,帮助它们在IPO之后取得更为良好的业绩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