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投圈有这么一个调侃:投资完成后的第一次董事会议,必定是最糟糕透顶的一次(the “Oh Shit” board meeting)。
敲定投资前,各怀鬼胎的创投双方总是想尽办法隐瞒自身的不利消息;而一旦投资完成,这些意外“惊喜”就会接连涌出。这些在投资完成前始料未及的情况,会在双方的第一次董事会议上引起此起彼伏的 “Oh Shit” 惨叫,因此有了所谓 “the Oh Shit board meeting” 的调侃。
天使投资机构 Homebrew 的合伙人之一 Satya Patel 近日在博客写到,要避免 “Oh Shit” 会议,别无他法,唯有坦诚。Satya Patel 建议创业公司和投资人在做出决策前,以严格 “No Surprise” 原则要求自己:公开坦诚地交换信息,决不给对方留下事后 “Surprise”。
创业公司会犯错,这几乎是必然的。比如重要的职位挑错了人,财务情况处理得不好等。在与 VC 的沟通中,创业公司通常的做法是隐瞒这些不理消息,以免影响融资进度。但老话说得好,“丑媳妇总得见公婆”,创业公司在顺利获得投资前拼命掩盖的所有不利因素,会在确立投资关系后的这次会议一一被揭开;另外,创业公司也有可能会突然发现它们日夜期盼着嫁入的“好归宿”,其实是条条框框非常严格的控制狂。到最后,双方之间的信任会被消磨殆尽,一段姻缘或许就这样到头。
因此,正确的处理方法不是隐瞒,而是遵守“No Surprise”原则,即双方在“婚前”就无保留地交换信息。
Satya Patel 也在文中展示了 Homebrew 是如何应用“ No Surprise ”规则的。Homebrew 倾向于把投资前的调查和沟通,安排为一系列的正式工作讨论。双方在严肃的工作会议下寻求达到信息对等的状态,互相协助发现潜在的定时炸弹。在这个环节中,Homebrew 会很直接地指出他们对该创业公司的看好和担忧,并要求创业公司也以同样坦诚的态度交流。你到底希望我们给你什么帮助?你们对董事会的组建情况是不是有所质疑?Homebrew 认为在事前调查中不需要顾及问题是否过于尖锐,因为只有双方彻底坦诚地交换信息,才能最大程度降低日后遭遇麻烦的风险。
创业者、投资人们,想避免投资后的第一次董事会议以“ Oh Shit ”开始,就好好坚持“ No Surprise”原则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