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我们距离天使投资生态圈还有多远。既有回报率超过千倍的,也有一直没有获得任何回报的,这就是天使投资,在惊人的高回报率背后,却又有着一个惊人的低成功率。 近年来,伴随着国内经济泡沫的不断挤出,资本、大宗商品、贵金属、不动产市场表现持续低迷。同时,受A股IPO闸门持续关闭影响资本市场的低迷,使得VC/PE退出机制匮乏。在新三板推出之后,多层次资本市场已经渐现雏形,使得天使投资有了新的退出通道。 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相比产能过剩的实体产业,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物联网、智能家居、智能硬件、互联网金融等领域则呈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新产品、新模式、新思维不断涌现,为天使投资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在火爆的市场中,相比成熟的VC、PE等投资,天使投资仍处于“草莽阶段”,除了市场缺乏完善的投资环境之外,投资人的投资理念、项目甄别、自我保护、沟通技巧、投后管理、退出方式等诸多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日前,中关村天使投资协会联合众多有志于建设天使生态系统、繁荣创业环境的优秀机构和组织,共同发起成立了公益性的培训项目“天使成长营”,目的是帮助更多潜在天使成为一名合格的天使投资人。 成为一名合格的天使投资人难,成为一名优秀的天使投资人更难。拥有良好的心态无疑是其中的关键。就像天使成长营荣誉院长徐小平所说,“做天使投资人要带着一颗公益、慈善之心,要以帮助青年创业者的心态做天使投资,这样才会轻松、愉悦”。 坚持,无疑是成为优秀天使投资人的另一个必要因素。因为,一个优秀的天使投资人应该是在投资未来。而未来不可见,只有坚持下来才会有看到未来的那一天…… 这些固然重要,但在北京商报记者眼中,天使投资人投资自己熟悉并且擅长的领域才是成功的最大因素。因为,这样不但可以给创业者提供资金,还可以给创业者提供丰富的产品经验、市场指导、人脉……也正因为熟悉,才可以给创业者有着更多的时间容忍、更多的信心,这将让成功距离更近。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才有更大的可能成为一名“明星天使”。 此外,中国天使投资人的数量还远远不足。其实,创业就像是一个人的成长一样。有的人已经成年,有的人刚刚步入青春期,而有的人才刚刚出生……不是每个孩子的每件事情都需要成年人的教导,也许比他仅大一岁的孩子就可以教会他这件事情。反之,其实中国诸多成长中的企业,都有着成为天使投资人的潜质。 试想,有一天,创业者可以很便捷地得到天使投资人的帮助,进而迅速成长。在自己成长后,也拿出一定的精力去做一个天使投资人,帮助更年轻的创业者成长……那么,一个良性循环的天使投资生态圈就会自发地形成。 以上仅是记者的一点浅见,感谢中关村天使投资协会对本篇报道的帮助。 |
败的案例有:北京银杏天使投资中心创始合伙人、天使成长营导师吕大龙:1000万元的“水漂” 我原来是做房地产的,虽然被很多人称之为成功人士,但在房价上升的大背景下,也是经常会被骂的一群人中的一员。所以我从2007年、2008年以后开始做投资。这大概是许多房地产商挣了一些钱之后,所要从事的行业之一。 从房地产出来的人,相对而言钱是比较多的,要不怎么被大家称之为“挣大钱”哪。刚开始时,我大量的投资是在PE或者是定向增发之类的事情,那件事情完全是按计算器的活儿。后来发现做早期投资的,或者说天使投资的人相对比较少,所以我就拿出了一部分钱来做一个早期投资,做一个天使,投的基本都是理工男。 谁知道,连续投了三个项目都失败了,加起来将近1000万元都打了水漂,我自身的体会是做天使投资失败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投资人说:我希望有志于从事天使投资的人,在听到了很多血淋淋的事实和失败的故事之后,还有信心去投资,这样你离成功才会更近。 北软汇智天使基金创始合伙人、天使成长营导师王童: 投朋友也一样会失败 我大学毕业之后不久就遇到了互联网来到中国,算是比较早接触互联网的人之一,从1996年开始做这方面的工作,到现在也快18年了,最开始做天使投资的时候,基本上来自于3F,就是家庭、朋友、傻瓜。我不是傻瓜,所以投的是朋友。 当时并不太懂天使投资,也不太懂朋友做的事情。但当时的情况很特殊,因为1999年是互联网大潮的开始,所以其实不是人家需要我多少钱,而是说,是人家给了我一个挣钱的机会,带着我一起玩儿。所以我投得也很少,当时自己也没有什么积累,大概就是几十万块钱,但是有一些很大的梦想,当时冲动非常多,但可惜的是没给我带来这么大的回报,项目最后失败了。 投资人说:虽然这个项目失败了,但是我反思后,第一,我觉得还是一种创新的东西鼓舞着我,我愿意支持这个创新;第二,当时确实把这个想得太容易了。我们都认为这是一个赚钱的机会,不是一个高风险的事儿,后来我越做越觉得风险高。而这,就是天使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