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筹改良VC?《21世纪》:华丽集如何运作? 余燕:华丽集是一个品牌虚拟孵化器。进驻这里的品牌都是与时尚消费相关的、以新锐创始人主导的。创始人有个人的感召力以及对品牌的热爱。企业化的品牌运营我不接纳。 当前阶段是通过网络建立孵化机制,有一定的线下路演活动,将来会有更多的O2O空间。孵化是全方位的,不只是给一个地方场所。到华丽集上,能够借助《华丽志》专业媒体的影响力,也能系统地与行业投资人接触;此外,这里还有很多高端消费者,可以收集他们的反馈以调整产品战略。以后会以精品投行的方式,提供有更深度的创业指导和投融资服务。 《21世纪》:华丽集与人们更为熟悉的科技类孵化器的区别是什么? 余燕:科技项目以团队为主导,好的团队一下子做得很大,差的团队可能在很早的时候,产品还没上线,或者没有用户,就已经死掉。时尚消费行业走的是中间道路,很难快速爆棚。任何有毅力创造消费品牌的人,都可以在过程中积累用户,稳定的粉丝会继续支持一个品牌的渐进式成长,并为引爆品牌继续力量进而成为铁杆粉丝。 《21世纪》:华丽集的众筹模式对于既有的VC投资有什么改变? 余燕:华丽集现在只是平台,肯定不能完全绕开VC看项目的模式,也不会刻意影响到任何VC的投资决策。 这里的众筹更应该被理解为集资源和力量来帮助一个品牌成长,用全方位的服务去发掘品牌的潜力,帮助品牌自我曝光、自我验证、自我发展。我们给的是推力,为品牌落地生根的创造合适的土壤。 随着商业系统越来越大,新的VC 模式逐渐被容纳。品牌从无到有的创新生长原本是一个封闭的过程,但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品牌故事可以让更多人知道,也能让投资人知道。这是一个更加扁平化的过程,每个人都能得到均等的机会。至少在华丽集的透明平台上,用活色生香的方式展示了项目,让人看到它的质地和未来。如此,吸引到早期投资人的几率会大很多。 可以说,众筹的起点就在于把周边支持自己的人群放大,获得更多人的支持。没有互联网的话,品牌创始人只能聚集熟悉自己的朋友和家人。而他们一定要在这个基础上,走过逐级验证的过程。 当前,众筹VC还处在生态系统培养的阶段。最大的障碍不是其他,而是没有好项目。需要更多的平台来烘托创业投资的氛围,让行业真正地热起来。 《21世纪》:这些项目展示与当下的互联网创业寻求曝光度之间的区别在哪里? 余燕:互联网出身的人懂得如何运用炒作工具,把一件小事无限放大,占据了所有的媒体话语。但是,这和能生产好的产品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不可能每个人都用极端的方式不断制造噱头,互联网上仍有沉默者的话语地带,他们的故事很有意思,却往往不知道怎么与互联网传播结合、怎么挖掘自己产品的亮点。 我们的理想是,帮助更多不懂得利用互联网但是有真金白银的人,让他们能够利用好互联网工具创业。这些工具不局限于媒体曝光,还包括配套的创业服务,比如我们引入品牌招商的B2B平台,帮助进驻品牌进行招商;以后还会形成一个专家团队,在人力、法务、行政等方面帮助创业品牌。 另外,通过平台帮助创业者挖掘创业伙伴。我个人比较看好金融行业和互联网行业出身的人联手创立新公司,一个主创业,一个主创意,为共同相信的目标努力。 《21世纪》:这样的早期项目能否符合机构投资者的投资兴趣? 余燕:对投资人来说,小而美的生意有着估值的问题。因此,关注这个领域的天使投资人居多,机构投资人较少。机构投资者通常在A轮之后介入。这是一个进阶式的过程。机构投资者肯定不能用互联网投资的心态去投消费品。来到平台上看项目的投资人本身是对消费品牌有热情的,他们可以在这里对品牌投以持续的关注。 而这些消费品牌需要靠时间证明自己。在早期阶段,创始人和模式都是未知数,每个人每个品牌都有潜力,你不知道谁将来会跑出来。但基本面可以观察:是否有专业能力?是否足够专注?是否有靠谱稳定的团队?产品在细分行业里是否相对具备差异化特征?对品牌的执行能力如何? 如果这些基本面具备,这个项目就有了被投资的砝码。对投资人来说,更多是用众包的方式去发现、去介入这些品牌。前提是摸透产业链,多看,多投创新品牌,培养发现未来明星品牌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