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中国早期的创业环境中各类资本已经是非常非常充足了,在资本和公司之间已经达到了相当的平衡。我们看到有大量的天使基金,也有一大批非常活跃的有经验的风险投资基金,这个我感觉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整个互联网的发展,包括信息科技的发展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绝大部分的成功企业都是有风险投资支持的,而不是来自于有一个大部门的分拆和孵化。很重要的 是创业者必须在这些公司中起到一个主导作用。风险投资恰恰扮演这样的角色,把这个管理权执行权毫无保留地让给创业者,在里面扮演一个小股东帮助的角色,这 一点对企业最终的成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我们还是更多的发展,在中国的股权融资VC、PE发展不错,还是在债券融资上还有很多的文章。近五年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的市值前十名没有一家不是有风险投 资的身影,几乎很多都是多轮的风险投资的参与,微博是唯一的例外,他是新浪分拆而来的,其他的企业最早的时候都是风险投资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中国的中小 板和创业板里VC、PE也占了很大的比例,如果没有他们的耕耘也没有中小板、创业板里优秀的企业。 最后我想说一下我对创新环境未来的一些展望。过去的四五年当中,我有机会跟很多80后和90后的创业者打交道,我得到的结论是,相信新一代会比上一辈的创业者更加出彩。原因是这样一批年轻人有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加国际化的视野。 我记得梁信军和杨元庆争论互联网到底是不是万能的,其实对80后来讲这个问题根本不是选项,他们就是移动互联网。80后他们70%的人第一次接触互联网是来自于移动互联网不是PC互联网,这一点对我们将来是完全不适用的,这就是他们面临的创业环境。 而且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我感觉如果30年前要求中国第一批创业者、企业家去带着一个非常长期的观点,带着一种冒险的精神确实是难度太高,我们那时候整体的经 济水平还是比较低的,人才储备是不足够的。我们当时的心态还是从饥饿走向温饱,但今天的中国已经站在温饱线上了,今天的年轻人有更多的时间去想在这个基础 上创造下一个辉煌。所以他们跟硅谷和世界上任何的创业者想解决的问题是一样的,怎么样创造一个人人类或者是周围的人有更加好的服务。抱着这样一种雄心,我 相信他们会做出更加多的成绩。 最后我想举一个例子,在四年前北京投资了一家公司,这个创业者只有26岁,4年之后在今年的5月份他成功地去纽交所上市,变成了一个将近50亿美金的公司, 他成为纽交所历史上敲钟最年轻的CEO,这是80后可能会给我们带来的可能性。这个公司叫聚美优品,这个创业者叫陈欧,公司还很年轻还有很长的路走。但这代表了中国的年轻一代80后、90后,我相信在他们当中一定会诞生下一个联想、华为、百度、腾讯和阿里巴巴。谢谢大家! |
第二方面,我接触了很多年轻的创业者,他们的特征是什么?我感觉有这样几点: 首先是承担风险的意愿和准备,创业和创新都会有很多很多曲折的道路,也会碰到很多艰难险阻,这个时候创业者是需要有很好的准备,也愿意承担这样的风险。 第二,有开放的心态。很多传统的企业家问我,应该怎么面对互联网或者是移动互联网的挑战,这个就非常重要,可能原来是做制造业的,但有没有一种开放的心态学习和愿意了解一个新鲜的行业,比如讲移动互联网。 第三,资本和资金和资源的投资,很多产业必须通过长期持续的投入才能产生服务,但资源的投入同样地重要,这意味着可能需要时间,也意味着很多关系的投入,这个也是一个作为企业家需要考虑的。 第四,必须有一个长期的观点和视野,刚刚讲到了监管环境的稳定性,这是我们需要考虑到。当一个企业家创业的时候,往往面临的是中长期的战斗,这时候如果有一个比较好的、稳定的监管环境就愿意有一种长期的观点和视野。全世界各地都在吸引企业家,作为企业家来讲,最重要的一个诉求是什么?是希望以一个稳定的监管环境能够有一个长期的投入。 第五,追求卓越,互联网让世界越来越平,如果有很好的产品和服务,不管在哪里都会成为全世界的产品和服务,这样的竞争条件下只有做到最好才能成功,而不是做得比较好,所以追求卓越和极致是互联网环境下的精神,有时候有么点点偏执,因为偏执意味着在别人不太看好别人有存疑的情况下,坚信自己对商业模式的判断,坚信自己对产品和服务的理念的坚持。 今天中国创新成功的元素都具备了吗?我感觉其实比三十年前二十年前有了更多更好成功的因素,但是还是有很多地方需要提升: 首先要创新成功是要具有创新意识的大众,我说的大众不仅仅是一到两个企业家,一家创新企业里面CEO当然是最重要的掌舵者,但是中层和高层必须要在每一个层面考虑我们这样的公司怎么样有创新的想法和能力,这样一种文化的氛围远远重要于知识和技能。 中国其实在中学、大学的技能培养上面是很强的,但是在培养创新文化上恐怕还有很多的地方可以做。在教育方面我们一直以来对想象力和个性化的强调还是不够的。 在今年4月份亚布力论坛去美国访问,我们去斯坦福旁边的高中,我们对十几岁的年轻人被熏陶创业精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非常好的例子。 我曾经问过一个美国的大学的招生办的主任,我说你招一个学生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当然考试的分数、ACT或者是你的表达能力分析能力都很重要,最重要的因素 是什么?他说这个事情叫影响力,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和你的同学之间能不能有互动,能不能影响别人,能不能带来东西给一个群体,作出这样的贡献。 同样这种影响力的能力,持续到你的职业生涯中可能就是变成了创业者很重要的素质和能力。资本的推动在创新成功中同样地非常地重要,这点我感觉中国在过去二十 年中长足地进步。十五年前当建章和我以及另外几个伙伴建立携程的时候还是很不容易的,还是需要花很大的代价和努力找到一个合适的投资者,应该说更多是公司 在找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