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主流美国资本不会忽略这些充满激情的年轻华人创业者和野心勃勃的中国投资人。中国这个巨大市场的吸引力与日俱增,但它对外来资本和商业公司早已不像过去那么友好。美国资本想进入中国市场最好能投资一些华人的创业项目,可是直接投资华人创业项目也逃不开文化差异和沟通的小障碍,于是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与中国资本合资设立基金,专投华人的创业项目。过去硅谷的华人大多是稳定的IT大公司技术人员及家属,安于标本般的中产阶级生活,羞于表达、不善沟通,在数量和影响力上甚至都不如印度籍的工程师。越来越多地获得美国主流投资人的关注度和资金支持后,我相信华人创业者和中国投资人将成为硅谷迅速崛起的新势力。 “硅谷的华人创业者们没有短板吗?”我问T先生。“当然有啊,他们的产品设计、商业化、用户体验都太糟糕。一个产品开发出来,我5分钟就可以挑出十几个改进意见。”T先生得意洋洋地回答我,“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硅谷创业者们技术太好,容易醉心于最酷最极客的产品设计,结果用户可能完全不知道该如何使用产品。而且国外用户的付费习惯比较好,不用什么引导,只要设置收费就可以了。但在中国,需要在产品设计中一步步引导用户付费。所以,在产品设计上,还是中国本土的创业团队好太多!”T先生打了一个比方,“国外的创业环境简直是温室,不用担心自己的想法被抄袭,也不会有不择手段的恶意竞争,大家都自由、随心所欲地发挥自己的创意,哪像在中国,分分钟担心出现模仿者,处心积虑诱骗用户掏钱,还得担心政策变化!哎,中国创业者真是太不容易了!” 正是这些“不容易”,锻炼出了中国创业者的十八般武艺。中国投资人的资金,投资硅谷的创意和技术团队,搭配中国的产品和运营团队,一起撬动巨大的中国市场。这样的组合,听起来真是完美无敌。 |
T先生用一个月的考察回答了我的疑问。 硅谷有两种华人“二代”:在硅谷长大的华人“二代”和去美国的留学生“二代”。这些“二代”成为了创业华人的主力军。长在硅谷的华人二代们对各种创业故事早已烂熟于心,T先生这次就认识了好几位身家过亿的华人创业者。据说Instagram的第9号创业者就是一名华人。而从中国去美国的“二代”留学生,早就不是苦哈哈打工挣钱或拼命读书拿奖学金的书呆子了。硅谷长大的“二代”们有创业激情和想法,华人留学生们有优越的家庭背景,很多创业者直接从家里拿到了创业资金,而且知道利用家庭在中国的背景。美国的创业者敢在项目早期就选择中国外包厂商进行生产吗?不敢。硅谷的华人创业者没这个担心,“让我舅舅姨妈二大爷开的工厂帮我们加工”就可以了。这些二代的创业,灵活地组合了“美国的技术+中国的生产”,具备如此条件,难怪都是投资人跟在创业者的屁股后面跑。 其次,硅谷不愧为最先进科学技术的集散地。T先生说:“你想想,你读书时候的学霸们都去哪儿了?不都是在美国吗?”还真是。固然有很多纨绔子弟在美国纸醉金迷地留学,但硅谷满街游走的大多还是学霸和学霸的孩子们。论智商,华人本来就笑傲世界民族之林,据说斯坦福的新生里,华裔的比例快达到四分之一了。我一位女朋友带孩子去硅谷过暑假,在一次寻常的BBQ家庭聚会里看到了一位其貌不扬的带着俩娃的家庭妇女。据说此女创造了斯坦福某专业创办以来的考试最高分,基本属于同学们都在60分徘徊,她在90分独孤求败。这还不算什么。结婚之后,创业者老公需要开发一个重要的APP,硅谷的人力成本太贵,这位女学霸在家带着两个娃,顺手就把APP给写了。在朋友圈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彻底沦为学渣。 只要在中国干过投资或创过业的,都会对硅谷满地的高技术人才羡慕嫉妒恨。T先生两眼放绿光地说:“你知道我这次去硅谷见到了多少牛掰的工程师吗?一个人可以干国内一个团队的活!” 国内一家天使投资基金曾经问过上百位创业者最需要的帮助是什么。答案居然不是资金,而是“技术人员”。有一家我投过的企业曾经配合美国某游戏公司做开发,开发结束后美国公司派了一名工程师过来验收,第一天就发现了300多个bug。美国工程师花3天时间解决了30多个bug。一周之后,大家叫我参加给老美开的欢送会。我惊讶地问解决bug进度,老美摊摊手说:“当然没有修完。但我把前段程序重新写了一遍。”听起来很夸张,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我也不会相信技术团队和技术团队之间存在如此大的差距。从那以后,我总是告诫创业者不要吝啬于吸纳最优秀的技术人才。在硅谷的年轻人中,创业毫无疑问是比进大公司更“酷”的一件事,而国外工程师的技术水平,也真的比国内大部分工程师“酷”太多。在美国的创业项目大多拥有世界顶尖的技术水平,无怪乎在中国吃够苦头的投资人要趋之若鹜。 过去,华人创业者的项目很少获得硅谷主流的美元VC基金的关注。可是咱们的祖国现在正是热钱涌动寻找出路的时候,很多国内的VC人本身也在美国留学、工作过,回母校参加个校友会,网罗一批创业项目,送孩子去硅谷参加夏令营,又能顺便看一批项目——我看好的项目不就是这样被抢掉了吗?国内投资人追捧硅谷创业项目是看中了“美国技术+中国生产”的完美组合,硅谷创业项目引入中国投资人当然是为了撬动中国市场。以互联网产业为例,以前无非两种模式,一种是美国的企业直接进中国,基本上全军覆没;另一种是中国创业者照搬美国的模式,除了硕果仅存的几家,其他也死伤惨重。现在中国创业者在美国创业,以美国市场做试验,初步获得认可后马上在中国投资人的帮助下进入中国市场,存活率应该会提高不少。硅谷华人的创业团队在中国投资人的帮助下,或许能解决美国商业模式在中国水土不服的痼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