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国资委7月15日推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混合所有制、董事会扩权和派驻纪检组等四项改革试点,《第一财经日报》在第一时间专访了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副主任彭建国,对改革背景和改革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谈到国资改革的路径,他认为,汇金和淡马锡模式在中国作为国资管理的总体模式是行不通的。混合所有制,特别是员工持股的试点目前还不太适合于垄断行业或政策性业务比较多的企业。
两种模式政企、政资不分。第一财经日报:国资委推出了四项改革试点,能否分析一下原因和意义?
彭建国:有人提出,未来国资国企改革方向是淡马锡模式或者汇金模式。但这两个模式是否可行,我觉得关键是能否符合三中全会所提出的改革大方向和大原则。
第一个大方向是立足国情,走中国特色的道路。国资改革如何借鉴新加坡经验时要强调是否符合中国特色。新加坡淡马锡集团成立时管理资产才合16亿元人民币,目前约1万亿元人民币,但我们一个央企的资产就可能达两三万亿元。考虑到国资委所监管央企的资产近40万亿,全国除金融国企之外的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达100万亿,汇金公司监管的金融资产总额目前是70多万亿,中国这么庞大的国有经济规模、如此多样性的国有企业结构,难以像新加坡那样仅靠淡马锡一家投资管理公司来管理。
第二个大方向是市场化。要让国企真正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就要坚持三个改革原则,即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但淡马锡和汇金模式是政企不分、政资不分。中国的国企改革在这三条改革原则上已是“开弓没有回头箭”,绝对不能开改革的倒车。
第三,汇金公司以我国的外汇储备为基础,实际上是一个金融系统国有资产的监管模式。这同国资委监管的实业国有资产有很大不同,所以也不可能采取同样的模式。
汇金和淡马锡这两个模式在中国作为国资管理的总体模式是行不通的,但大家的观点并不统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既然中央批准我们试,哪些对,哪些问题还没有考虑到,都可以在试点中总结、在实践中完善。
不能利用国资搞内部人控制。日报:混合所有制是本轮国资改革的“重头戏”。你对本次混合所有制试点有哪些期许?
彭建国:三中全会之后,实行混合所有制拥有比以往更为有利的政策环境,包括三个突破,首先是让混合所有制经济成为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几年,所有的国有企业除了极个别、极少数关系国家安全、国家经济命脉之外,绝大部分国有企业都要采取混合所有制的形式。第二个是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中鼓励非公有制控股。第三个是允许员工持股。
这三个突破过去也探索过,但从来没有提到这么高的位置。现在允许搞,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探讨。具体来说,涉及到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如何授权。第二个问题是强化监督。一方面,要给予企业充分的经营自主权,另一方面国有资产是全国人民的,不能让你利用国有资产搞内部人控制、为特定团体或个人牟私利、造成国有资本流失。这就是本次需要有派驻纪检组工作试点的原因,即加大监管的力度。
第三个问题是混合所有制下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革。第四个问题是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如何继续发挥党组织的核心政治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