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5后进行网络社交的一大驱动力是兴趣,他们在社交平台上更愿意主动发言。
【研究结论】
1.95后是伴随中国互联网“一起长大”的一代人。很多对大众而言是新兴事物的互联网应用比如网络社交,对95后而言是天然存在。95后对社交平台的接受度高,网络社交是他们的日常必需品。
2. 95后乐于在不同社交应用上分配时间,他们大多活跃在多个社交平台上,进行社交网络全平台生存。
3.不同社交网络为95后提供了不同的社交需求实现。年轻人会有意识的将不同平台区分开来,在其中进行不同的社交行为。
4.95后进行网络社交的一大驱动力是兴趣,他们也有很强的意愿去结识新朋友。他们在社交平台上更愿意主动发言,对社交网络的依赖度也更高。对创业者而言,这意味着机会。
数据:年轻人玩空间,成年人玩微信
聊QQ、微信、发空间、刷微博、逛贴吧、潜水豆瓣、玩陌陌,这一套社交网络行为基本涵盖了当下互联网最主要的社交应用(包括即时通讯软件及社交平台),而95后,正是这套“社交网络组合玩法”最活跃的实践者。
腾讯科技近日完成了一项“95后,晒晒我们的社交圈”调查,对海量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QQ成为95后最常用的通讯工具,QQ空间以40.82%绝对优势为95后最常用的社交平台,整体而言,虽然QQ、微信、QQ空间的得票率远远领先于其他社交应用,但微博、贴吧、陌陌、Instagram以及豆瓣等其他社交平台的使用率并不低。
对于95后和95前人群在微信与QQ空间上表现出的显著差异性,一位95后采访对象的表述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他表示,QQ空间更适合年轻人“无拘束的分享各种无厘头东西”,而微信则更成熟和严谨——自己在微信上的分享要“认真想一下再决定”。这位1997年出生的男孩表示,如果有一天自己的更多时间从空间转向微信,那或许就代表自己“长大了”。
结合调查数据及相应结果对比可见,95后在QQ、微博、微信、豆瓣以外的社交平台活跃度比95前更高,面对众多的社交应用,95后选择了社交网络“全平台生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