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游”就像是前几年的“团购”——由多方共同编织的神话故事,每个人都在里面扮演角色:创业公司希望通过一个“爆款”走红迅速融资;VC则通过将创业公司卖给下家获利,而上市公司则通过手游来提振股价——最终,股民买单!
“听说今年CJ(China Joy)五天有100多场沙龙聚会!”游戏专家萧寒是这个领域里的“江湖百晓生”,但他也被今年沙龙的数字所震撼,去年——2013年是中国手游元年,不过才几十场,根本没法跟2014年的火爆相提并论。
或许这个数字根本没法证实,因为很多举办沙龙的小公司连在游戏行业从业七年的萧寒都没听说过:“可能是因为他们都拿到了投资吧。拿了投资人的钱画了饼,总要给投资方秀一下热闹的场面。”萧寒口中的“他们”是指那些手游公司。
“手游”这个词绝对是2014年上海China Joy上的最热关键词——几乎所有的公司都表态:“我们要进入手游领域,我们已经布局,我们准备好了……”不过,一个再深究就可能令人无语的问题是:大部分手游公司要么不赚钱,要么赚钱的公司很少。发行公司“37手游”员工熊有剑更是判断:80%都会死掉;而萧寒则认为,这个比例应该是90%。
今天的手游看起来已经不再是游戏行业——它看起来更像是电商公司。以前的游戏公司都是花自己的钱来做产品、砸市场。而今天,手游公司都在搞投资人的钱,要么是VC们,要么是上市公司。
“手游”就像是前几年的“团购”——由多方共同编织的神话故事,每个人都在里面扮演角色:创业公司希望通过一个“爆款”走红迅速融资;VC则通过将创业公司卖给下家获利,而上市公司则通过手游来提振股价——最终,股民买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