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仍在倒时差,穿着一袭白裙的她看上去仍神采奕奕,并始终掌控着采访节奏,反应敏捷、思路清晰,对不愿意回答的问题一句话带过,约定的一个半小时采访准时结束,连一分钟也未超过。加入滴滴之前,柳青在媒体前露面的次数屈指可数,现在,她比程维更多地出现在镜头前,成为了滴滴代言人。
与在聚光灯下表现的强势不同,管理下属时,她则表现出自己柔韧体贴的一面。她时常在深夜关心下属,询问他们“最近感受如何,有没有乏力感”,不时分享自己对工作、管理的感悟,并温婉地提出建议。同样经历了从投行到创业公司转换的Stephen在分析柳青的特点时表示:“滴滴是一个压力比高盛大十倍以上的地方,在这里,人会有很多应激反应,譬如焦虑、恐惧、懊恼。大部分人要完成这两个职责上的变更,体力、脑力、心力都面临巨大挑战。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对于团队成员,柳青仍有余力发自内心的关心他们,这不容易。我思考了很久怎么形容这种素质,这不是天分,这是教养。这是她最强的地方。”
弥漫着雄性色彩的科技界,柳青这类角色极为稀缺。朱啸虎透露,约见创业团队时,他所遇到的创业者90%都是男性,最终能获得投资的女性创业者更稀少。“女性商业领袖本身很少,科技界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更稀缺的原因是这个行业竞争日新月异,压力更大。”他表示,没有任何迹象表明,科技界的这一现象将会得到改善与改变——未来,这仍将是一个由男性彻底主导的世界。
尽管正在成为科技界女性创业者的标杆和偶像,柳青仍有属于自己的困惑与纠结:她曾因为陪伴家人时间过少而被负罪感包围,通过阅读她最终得出结论“罪恶感是影响人类生产力进步最大的阻力之一”。“你永远无法找到事业和家庭的平衡,”柳青语带无奈,“我能做的就是为家人创造Quality Time ( 有品质的时间)。”出差在外,她通过微信和三个孩子交流,回到家则尽量专心陪伴他们。
现在,她也忍不住幻想更远之后的生活和冒险:去大学任教、经营一家孤儿院、开一家名叫“If I can do it, you cando it too”(“我能做你也能”)的瑜伽馆,以及周游世界。“人有三种关系,人和人的关系,人和自己的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人和自己的关系我都在修行,唯有人和自然的关系一直没有机会建立,所以还是要找机会去游遍名山大川,”她调皮地一笑,只在这一刻,她才卸下了女强人的防备,“我其实是一个很爱玩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