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投生态圈:机构抢着“早起” 互联网土豪的LP回流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1131 3
巴山风云 发表于 2014-10-11 10:30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IDG也有90后的基因啊,”熊晓鸽笑着对《IT经理世界》的记者说。他的这句玩笑的背景,源于IDG资本(IDG Capital Partners)诞生于1992年,从公司历史层面看,也算是个“90后”。当时的熊晓鸽是以创业者的心态与姿态,将IDG这家老牌风投机构引入中国,IDG也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美国风险投资公司之一。

2000年时只有IDG在创新创业浪潮刚起的北京中关村设有常驻机构,当时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还没有针对风险投资的相关政策。现在,国际著名的高科技风险投资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关注中关村,大部分在中关村都有分支机构,有投资,而且是拿着大量的钱到处在找好的项目。

熊晓鸽“90后IDG”的玩笑,也并非完全说笑。这家老牌风险投资机构正在尝试一些自己之前不曾有过的、“颠覆性”的玩法:走进高校做校园创业大赛,学着跟90后创业者打交道,尝试用90后的思维去寻找有潜力的90后创业者,投了一波90后,还推出一个专门关注90后的创业基金。

IDG资本的这些新玩法,某种程度上也折射出风险投资机构对于早期投资、天使阶段投资的新热情。事实上,很多VC机构、人民币PE基金、大公司,都在加速向早期投资倾斜或迁移。

投资要趁“早”:“90后”,是熊晓鸽和IDG资本团队最近很热衷的话题。今年8月,IDG资本正式对外发布了一支1亿美元的基金,专门投资90后创业者,或者是面向 90后生活方式的创业项目。在熊晓鸽接受《IT经理世界》采访时,IDG资本已经投了14家这样的“90后”公司。

IDG资本是一家以70后、80后为主力的风投机构,熊晓鸽说包括自己在内,都在学习“90后的思维”,而跟这些90后打交道多了,他自己都觉得“年轻很多,学到很多东西,也是有意思”。事实上,大举进入90后创业投资领域的不只是IDG资本,国际著名风投比如红杉资本,以及像英诺天使基金、北软天使基金等中国本土极其活跃的天使投资基金等。

依业界说法,IDG偏爱“投人”,有些风投则倾向于投赛道投趋势。那么在科技热潮一波接一波、产品更加快速迭代“速红速灭”的移动互联网时代,IDG如何先人一步找到“潜力股”?熊晓鸽说他一直跟同事讲,不管在任何时候,大的河流不要选错了,要保持一种竞争性。事实上,正在经历的移动互联网,跟过去的PC互联已经显现出很大的不同。“你再用过去的思维方式、过去的方法模式找项目,比如靠一些人推荐项目等传统的方式,不一定好。”

“现在的移动互联网还没有成功模式、没有专家,所以这是一个很让人振奋的领域。”熊晓鸽认为,现在也是寻找未来的成功者的好时机,是扶植有潜力的新人的好时候。他坦言,IDG资本过去不搞校园大赛、过去也没有推出过90后的基金,现在这些做法都是“与时俱进”的竞争策略。IDG也吸纳了一批 85 后、90 后的投资人,专门来看 90 后创业者的项目,才投了类似 bilibili 和 Ripple 这样一开始合伙人也没看懂的项目。

我们注意到,退回到三四年之前,专业的风投机构在早期投资上的优势依然相当明显,但是现在在这个领域出现了很多新玩家势力,比如一批曾受益于天使投资和风险投资的企业家,在其企业上市或出售之后,手持大量资金,拥有极强的产业行业背景和资源,以天使投资人的身份再次投身于创业圈,扶持他们眼中的“千里马”——富有潜在价值的初创期甚至是种子期的企业,出现了像乐百氏创始人何伯权与广东今日投资,腾讯联合创始人曾李青与德讯投资,徐小平与真格基金,雷军与顺为基金,马云、聚众传媒创始人虞锋、巨人网络董事长史玉柱等企业家合作成立的“云锋基金”,等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具有成功创业经历的天使投资人和投资基金。

这些新进入的玩家,与IDG这样的专业投资机构,会形成怎样的竞合关系?熊晓鸽不讳言风投领域的竞争“很激烈”。“大家在抢什么呢,发现一个好机会,谁进的最早谁更好。这样的话,你必须要努力,非常勤奋的去做,要学习,决策比较快。”

事实上,像IDG资本这样的风投机构,也在尝试以新方式更早地接触到有潜力的好项目。比如IDG在2010年11月与网龙公司设立的“mFund移动互联网投资基金”,2013年9月和宜信成立“IDG·宜信金融创新基金”等等,通过与产业链上有实力的平台型企业合作,发起扶植创业公司的基金,在创业项目尚处于中早期阶段甚至种子期阶段时,就发现它们。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
收藏0
转播
转播
分享
分享
分享
淘帖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精彩评论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楼主| 巴山风云 发表于 2014-10-11 10:31 | 只看该作者
“互联网土豪”来了:投资圈的人已经注意到这个新动向:从 2013 年至今,尤其是2014年,多家知名投资机构的明星投资人,纷纷离职、以个人的身份成立新基金。比如2014年7月传出消息,原红杉中国VP曹毅离开了红杉资本的中国团队,成立源码资本(Source Code Capital)。

经纬创投的庄明浩曾撰文梳理了这类新基金的共同点,其中之一是,新成立的基金会覆盖的比之前所在基金更早,比如从B轮到A轮,从A轮到天使投资。

在庄明浩看来,出现这类现象的一个大背景是:中国互联网公司到美国上市的巨大窗口期到来。仅2014年,大家就看到以下熟悉的面孔赴美上市,京东、新浪微博、聚美、58同城、乐逗、智联招聘、途牛、猎豹、迅雷等,以及最近的阿里。而在这个窗口期之前是一个非常长的窗口关闭期,尤其以2012年最为明显,当时只有唯品会和中手游在美国上市。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中国正在发生和硅谷当年类似的事情:互联网产生的暴富所带来的资金大部分以天使和VC的方式,又回流到了这个行业”。

现在是“源码基金合伙人”的曹毅,这样解释此种现象:今年是互联网公司的上市红利期,很多公司的高管再上市后得到了不菲的资金。从他们个人讲,这些资金需要有一个较好的回报。从业务角度讲,他们也希望尝试在自己关注、擅长的领域找到新的增长点。

据公开报道,源码资本不久前募集完成1亿美元规模的首期基金。其LP都是活跃在一线的实力派创业者或投资人,包括曹毅之前所在的红杉资本、美团网CEO王兴、今日头条CEO张一鸣;还有近20位新兴10亿美元级企业的CEO、BAT、奇虎等互联企业高管、著名天使投资人和对冲基金合伙人等。请注意,这些LP已经不再是传统的捐赠基金、主权基金、家族基金等,而是被称为“互联网土豪”的实力派创业者或投资人。

按照曹毅在接受PingWest采访的说法,他找LP花了很多心思,因为他希望“多拉一些‘雷军’们进来”,即把各个领域最新锐的CEO、BAT高管和天使投资人招募进来,希望做到LP融合又隔离:融合是指“雷军们”是携带资源的、纯粹的财务投资人,这样的LP既可以帮助创业者解决创业早期的资金需求,更能满足他们的资源需求,帮助他们很快进入所处的产业链圈子,快速被接纳;隔离是指基金的投资方向并不会被个人业务所牵绊。

PingWest还注意到,像源码资本这类新基金,在投资领域上也较很多大机构有所不同,在尽可能保证多样的同时,更加细分和垂直。如曹毅所说,源码资本专注的领域包括O2O 、互联网金融、社交是“一级的、优先的投资领域”,智能硬件“属于二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巴山风云 发表于 2014-10-11 10:31 | 只看该作者
从孤胆英雄到合投:“合投”,是这一年里,李竹在创业与早期投资的各种公开场合,呼吁最多的。他是英诺天使基金的创始合伙人,2012年与几个清华校友合作出资成立英诺天使基金,该基金定位投资移动互联网及文化创意产业的早期创业项目。

李竹告诉《IT经理世界》的记者,英诺天使基金从2013年4月开始投资,至今已经投了50多个项目,“差不多每个星期至少投一个天使期项目”,是北京中关村最为活跃的天使投资机构之一。

李竹不仅吆喝“合投”,还挽起袖子上阵。他介绍,英诺天使基金目前80%以上的项目都是合投的。2013年英诺设立1亿元人民币基金投资了30个左右项目,其中近20个项目是与其他天使合投。今年二次募集3亿元人民币,这支基金将与去年分配不同,除了天使之外还将兼顾Pre-A,预计投资70个项目,并且仍会参与合投。“我们会把确定投资的项目,放到像中国青年天使会的月度沙龙这样的线下合投中;也会根据创业者需要的资源,主动邀请其他能提供帮助的天使投资人来合投。”

过去,天使投资在中国都是孤胆英雄的故事,习惯单兵作战,用投资圈内的话说,遇到好的项目喜欢“吃独食”,撞上坏的项目不愿意“与人说”。甚至2012年上半年,天使之间不断抬价争抢项目的故事还时有发生。

在硅谷,却是另一番景象:天使合投是主流,在天使阶段,50万美元可能有3~5个投资人,金额不大,也往往是几个人合投。美国的天使团体非常发达,有超过300家天使团体遍布各州,其中有半数以上的天使团体联合起来,成立了天使投资协会,来促进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换,也促进天使投资相关政策的发展。

李竹介绍,“合投”的风潮也是在过去一年之中,才逐渐在中国形成。因为有一部分先知先觉的天使投资人看到了合投的好处,比如徐小平,比如乐搏资本创始合伙人、中国青年天使会第一任会长杨宁;也有一部分先知先觉的创业者开始做天使合投的互联网平台,比如股权投融资平台创投圈在2013年初推出“合投平台”,股权众筹创业平台天使汇在2013年下半年发布了以“领投人”概念为核心的投资规则等等。

李竹和英诺天使基金与这些“合投”拥趸的关系“都很友善,都有合作”。他介绍,他自己经常会在中国青年天使会的月度沙龙上分享项目给其他投资人,英诺天使基金也会参与到天使汇、创投圈等股权众筹、股权投融资网络平台的合投项目。

在李竹他们看来,中国天使投资、早期投资的生态圈中最薄弱的一环是,天使投资人的数量不够。他们希望,以“合投”这样的方式,让更多“有社会责任、有眼光”的非职业天使加入到天使的队列中。

当然,合投要能持久和成功,需要市场化的合投机制。李竹进一步解释,比如要有不可或缺的领投人以及对领投人的奖励,对跟投者的资格也要有认定,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更有效等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巴山风云 发表于 2014-10-11 10:32 | 只看该作者
构筑生态圈:李竹做天使投资也有很多年。回头来看,他做天使的第一桶金,是当年与清华的大学同学一起创立的软件企业在1997年卖给清华同方。之后一边创业一边做天使投资,2005年的优视网是他的二次创业,自己也一直跟随这个创业公司到2012年,才彻底辞去CEO职务,成立英诺天使基金全职做天使投资。

李竹的经历也佐证了这样的趋势:机构化天使,正成为早期投资的主要力量。一些投资活跃、资金量充足、圈内有名气的天使投资人,设立了天使投资基金,进行更为专业化、机构化的运作。

有人总结“机构化天使”有如下典型特点:拥有规模几千万元甚至过亿美元的机构型基金,单笔投资额度在数百万元,投资后会要求董事会席位,为被投资公司提供增值服务,可能跟A轮VC联合投资、通常是领投。

即便是机构化的天使,在李竹看来,还是与VC不太一样:在资金来源上,天使自己出资额不小,比如徐小平与真格基金,投资决策快、也更符合早期投资的特点;集合力量,天然是“合投”概念,避免投资误区、决策和管理更科学。“既利用了VC的机制,也发挥了个人天使投资的魅力,而且放大了投资的资金,能投更多的项目,投中好项目的概率也增加了。”

当越来越多的力量进入到天使投资、早期投资时,天使投资人以及小型机构化天使会否也面临这样的尴尬:越来越难找到好项目,竞争会越来越激烈?李竹的回答是,他们在天使投资的生态圈里做了很多事情,所以获益良多,“当你帮助了创业者,他们反过来会回馈你,当你以公益的心态来做事的时候,你商业化的事情反而水到渠成”。

比如种子期孵化器厚德创新谷,是英诺天使基金的“苗圃”,会给基金输送早期项目,两者是上下游的关系;英诺还投资了诸如PingWest这样的科技媒体,为创投两端提供硅谷与中国最前沿的科技趋势且具有国际视野,对创新商业模式有深度观察;也积极支持网络众筹与合投平台如天使汇100X、VCHello、创业圈、大家投等等,批量地投资项目;在创始人培训、天使培训方面,参与创业魔法学院、天使成长营,还在筹备今年12月开业的天使茶馆;坚持合投项目,用实战的方法让非职业天使学会做“天使”。

李竹他们的经验是,从生态圈的角度来做投资,在乎的是长期回报、长效机制,所以需要有布局——如何更广泛地接触到创业者。

曹毅和源码资本有与之相似的投资哲学。曹毅在接受PingWest采访时说,他们在投资完成后,会帮助创业者寻找一些资源,至少协助他们与一个领域的生态系统建立联系。“这是一个双赢的决策,因为对我们来讲,我们背后的LP、基金也希望有一个生态资源的圈子产生,我们和他们也能融进这个圈子。”

“做一个生态圈,不在乎是我们拥有,而是放水养鱼。”李竹将这种从生态圈的角度来做早期投资的方法论,总结为:以创业者为中心,用互联网思维来做天使投资,生态圈是流量的入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银财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银财:与百万会员/连接金融与生活

官方微信

APP下载

商务热线:

13912629552

地址:苏州工业园区星海街5号创意园107B

邮编:215021 Email: banxco@163.com

银财苏州  苏ICP备09039951号

QQ- 银财风投   

苏州网贷联盟创始会员单位 | 苏州理财联盟创始会员单位 | 苏州金融科技创始会员单位